纽约搞一个什么中国电影节,来了一帮诗人、导演。由于纽约华人出没的地方也就那些,竟然让我碰见好些。
跟曦影在电影院的门厅聊天,看到一个小矮个钻进男厕所,贾樟柯。
跟蚊米进哥大对门的一家中餐馆吃饭,路过两个边吃边聊的人,北岛和导演李扬。
跟恩华等一行人去哥大附近的咖啡馆小坐,旁桌是西川、翟永明、欧阳江河等。
跟曦影在downtown一家中餐馆吃饭,旁桌一中年妇女疑似王安忆。
一辈子好像也没见到这么多名人,不过俺好像也不fan其中哪个,所以也没有呈现出应有的欢呼雀跃状。只有见到贾樟柯的时候,有那么一秒钟,想着是不是应该把人堵在男厕所门口,跟人打个招呼什么的,后来想想好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就算了。这个“国际著名导演”,说到底就是个山西县城青年而已,而且只有作为一个山西县城青年的贾樟柯,才是有价值的、可爱的。
2.大雨
离开江西老家后,就没有见过这么经久不息的大雨。看完
路上没有什么行人,前面走着一个中年男子。黑风衣,背着双肩包,左手举着一把黑伞,右手抱着一个中提琴模样的乐器,非常艰难地前进。
拐到Claremont Street上,一个人都没有,也没有车,就自己踩着灌水的鞋子,嘎吱嘎吱。抬头看见路灯下大雨斜着砸,砸到地上还站不稳,随着大风翻跟斗。突然觉得很快乐,想停下来不走了,想钻进一滴雨珠里去,仿佛自己的童年就藏在那里。
3.Lives of Others
在政治电影几乎被左翼垄断的时代,终于有一个反映共产主义体制之黑暗的电影了,而且是一个商业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很不错的电影(就是前半部分有些拖沓)。说实话,我一直很奇怪,虽然麦卡锡主义、越战等等值得批判,但是就它们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而言,对这一伤害的艺术表现是相对充分的.相比之下,对那个更黑暗,更专制、更残暴的庞然大物,却一直缺乏相应的艺术表现。如果说中国这样的地方是政治条件所限,东欧改制也这么多年了,也不见东欧或者前苏联拿出什么令人惊艳的作品。那几十年的历史,仿佛雨水冲刷过的血迹,似乎已经了无痕迹了。
其实也不奇怪。艺术家习惯于批判自己的政府,而艺术家拍电影需要钱,需要市场,需要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这一点,只有几个欧美国家做得到,东欧、前苏联还得且等几十年。这就造成了那种艺术和现实不成比例地对应的局面。可以说,集体记忆的制造,不仅仅是个政治学的问题,而且是个经济学的问题。
Lives of Others是一个开端。它出现在前共阵营中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德,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这部电影真正令我感动的,并不是它的政治含义,而是那个超越一切政治环境的“救赎”主题。无论环境如何险恶、丑陋,人类总有一点点光芒,那个光芒,就是一个人想变成一个好人的愿望。那种善的愿望,那种用行善来洗清污秽和罪孽的愿望,比任何“阶级情感”、“意识形态”、“政治理念”都要顽强和永恒。从这一点来说,这个电影和小说《Kite Runner》,《罪与罚》,《复活》,《悲惨世界》殊途同归。
电影里有不少精彩对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结尾处男主角之一对那个前领导人说的话:Think people like you ever ruled a country!
“想想看,像你这样的人曾经统治过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