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各种可能被称为“装B”的行为中,有一个是最显著的:我喜欢在咖啡馆看书写东西。
我的毕业论文估计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都是在哥大附近110街的星巴克写的,所以如果有一天我的论文出版了,你使劲闻,没准能闻到latte 的味道。
到哈佛之后,自然觉得处处没有纽约这个大城市方便,但是有两点哈佛附近比哥大附近要强得多,一个是书店多,一个就是咖啡馆多。
我住在哈佛广场和中央广场之间,所以两头的咖啡馆都去。我刚才算了算,光步行距离以内的,就有十来个咖啡馆。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家,叫carberry。
首先,carberry和一般的咖啡馆不同,它特别明亮,两面墙都是大玻璃,坐在那里看书写东西累了,抬头就看到窗外的冬天的树,顿时产生那种“生活在别处”的小资情绪,非常适合梨花体文字的创作。熟悉美国各式咖啡馆的人可能知道,美国很多咖啡馆都是黑灯瞎火的――比如哥大附近的那个hungarian café,或者cambridge中央广场附近著名的1369 café,都是黑咕隆咚的,人们得象抓虱子一样辨认书上的文字,能够在那样的光线下抓住文字甚至思想的,肯定后来都能成为康德萨特弗洛伊德什么的。
其次,它比较大,又加上不在主干道旁边,所以人不多――就是周末去,也没有碰上过排队等座位的情况。这和星巴克、peet’s coffee等又不同。在星巴克或者peet’s coffee,排长队不说,座位拥挤不堪,你坐那思考自由的本质、人类的命运、婚姻制度的必要性呢,旁边两女孩讨论昨晚碰见的某个男生是不是cute,非常扫兴。或者你坐那冥想昨晚碰见的某个男生是不是cute呢,旁边两教授跟那探讨自由的本质、人类的命运、婚姻制度的必要性,也很扫兴。可能去carberry的人都是看中了它的安静宽敞,所以除了周末吵点,平时大家基本都是各看各的书、杂志、电脑,互不干扰,或者轻声说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习型”咖啡馆。有一次我竟然在carberry看见7个中年妇女,围着三张桌子坐成一圈,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打毛衣,场面非常超现实。
再次,它方便,到处是插座,还可以上网――当然一个月要交13块钱,但是我经常去,交了也不觉得亏。以前在110街的starbucks的时候,整个咖啡馆里就三个插座,大家进去都眼巴巴地盯着等着,如果有一个人撤了电脑插头,无数人就会蜂拥而上。有一回我非常幸运的抢到了,一个哥们从后面突然冒出来,说:“你看,我带了一个插座,你让我把它给插上,然后你把你的电脑插在我的插座上吧”。去咖啡馆还带插座,这也就是资源和人口发生矛盾时人所爆发出来的创造力吧。Starbucks里也有T-mobile垄断的网络链接,但是一个月好像要40块钱,我可舍不得花那钱。所以每次都尽量找靠窗口的座位,指望能偷到一点外面的无线信号,有时候能偷到,有时候偷不到,就跟野猫偷食似的,全靠当天的运气。
而且carberry挺漂亮,桔红色的外墙,里面的桌子是钢的,简洁中带点笨拙。而且carberry不仅仅是一个咖啡馆,茶的品种也很多,又便宜,一块五左右买一杯,坐一下午,中间还可以不断地续茶。而且这个café的管理人员大约音乐品味不错,时不时选出让人“惊艳”的CD。
好处多么罄竹难书呀。
我之所以想写写carberry,是因为我这人比较睚眦必报。觉得这个小咖啡馆给我这么多宁静美好的下午,也应该赞美它一下,免得它觉得我不够朋友。以前一个哥们问我为什么爱去咖啡馆看书,想来想去,也没有别的解释,就说大约是独来独往惯了,所以喜欢到那些温暖、热闹的地方,蹭一点人间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