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9日星期二

高于生活多少米

虽然我对剑桥的小镇生活有种种抱怨(此处省去两万字),但是有一点却是意外惊喜:我的办公室离一个电影院特别近,走路也就7、8分钟。

所以我就经常去看电影,没事了,看个电影解闷,有事了,看个电影逃避。

开始觉得一个人看电影挺pathetic的,后来习惯了也就没什么了,关键在于任何自怜的理由都可以是自恋的理由。

这个电影院的好处是什么稀奇古怪的电影都放,三十年代的,七十年代的,当代的,中国的,伊朗的,瑞典的,对于我这样的电影杂食动物,正好。

经常看这些稀奇古怪的电影给人时空错乱的感觉,which,正是一个每天在优雅宁静小镇过着优雅宁静教书生活的人民女教师需要的。

说说过去一段时间看的4个电影(排名不分先后):

1. My brother is the only child:

一个意大利电影,一对兄弟,一个是法西斯,一个是共产党员,两人PK不断,最后“兄弟情谊战胜政治分歧”的故事。拍政治电影,最大的陷阱就是从宏观历史中推导个人历史,从而将个体符号化。这个电影在这方面做得还比较成功,在“演绎历史”的同时没有忘记讲故事,故事里有很多“不可复制”的细节。

不过,以我的政治观点看,这个电影还是太左了,所以把电影的结尾搞得很蠢,竟然整出了一个“分房英雄”,真应该请Accio同学拿着斧头到中国的各大国企和机关巡回武术表演。如果导演不急于表现他“解救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心理,这本来几乎可以成为一个象Bertulluci的《Dreamers》那样的伟大电影的。

《Dreamers》也是关于两个政见不同的朋友的故事,但是Bertulluci不象Luchetti 那样急于对政治表态,所以Dreamers比My Brother更好看。当然dreamers里面的女主角也漂亮得多。后来竟然看见她在Golden Compass里面演一个飞来飞去的女巫,当时哐当心就碎了。

我认为任何出演两个胳膊向前一伸人就腾空而起的角色的演员都是可悲的。如果他或者她的胳膊往前一伸的时候表情还特别严肃,就更可悲了。

2. Persepolis

一个法国投资的关于伊朗的电影,好像去年得了一个什么大奖。一个叛逆的伊朗女孩79年伊斯兰革命之后的经历。相比上面这个电影,Perspepolis就太符号化了。“符号化”的意思就是情节太具有“集体性”了,个体成了“中心思想”的道具。

不过,这个电影还是非常值得一看,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动画片,而且动画制作得非常好。说不上好在哪,俏皮?灵巧?虎头虎脑?一个情节比较乏味的故事,愣是被一个奇特的讲述方式给救活了。动画片爱好者们,请前往电影院排队买票。

3. Delamu

田壮壮老师拍的一个纪录片,反映云南一个多民族小镇的高原生活。以前看《小城之春》之后,挺讨厌田壮壮的,搞不懂为什么要去重拍这样一个三流电影。而且由于无聊的导演碰上更无聊的观众,这个电影当初还成了一个“现象”。

因为预期很低,所以《德拉姆》成了一个惊喜。除了有几段逼问当事人爱情经历的情节比较傻叉以外,大部分时候《德拉姆》都拍得非常收敛、安静、不动声色。很多时候,对导演来说,比“表达”更难的是“不表达”。

我比较喜欢这个电影在于它带来很多意外,而它之所以带来意外,是因为它对电影的“原料”比较诚实。比如怒族人民吧,本来以为会看到一群唱山歌编篓子的土著什么的,但结果人家是一群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非常“蒙太奇”的画面(注:我不懂“蒙太奇”这个词什么意思,只是非常急于使用这个词而已):一群清苦的怒族人在一个破旧的教堂里用方言念圣经、唱圣歌。又比如藏族人民,本来以为会看到一群虔诚的佛教教徒朝圣的故事,结果看到是一个和哥哥共享一个妻子的藏族帅哥讲述“发财致富”的重要性。

生活总是比你想象的要离奇,总是在拒绝小资们时刻准备献出的、满满的、都快流了一地的同情心和抚摸欲。

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好的纪录片甚于故事片。一直没搞懂为什么艺术理论说“艺术要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为什么要“高于生活”呢?谁他妈能“高于生活”呢?您准备高于生活多少米呢?

4. War on Democracy

某记者拍的讴歌查韦斯老师痛斥美国政府的纪录片。这不是从电影院看的,是租DVD看的。不评也罢,典型一“高于生活”的纪录片,如果我是电影学院的老师,会用这个纪录片来讲解“How NOT to make a documentary.”

就是这些了。小镇生活如此美好,让我禁不住想大喊一声“蒙太奇”。